团学资讯·青春风采

首页 / 团学资讯·青春风采 / 正文

青春建功|青春推普进边疆 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08-26



2025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开展了为期8天的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学前儿童、青少年学生、青壮年劳动力、留守老人等群体,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主线,通过语言教学、文化调研、技能培训、走访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推普+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能力提升、“推普+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推普+乡村语言文化”宣传推广、“推普+语言调查”实地调研、“推普+数字语博”数字素养普及等活动。

志愿服务团队在马关县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儿童之家启动首场普通话培训。针对当地儿童语言学习需求,志愿者们精心设计拼音启蒙、口语表达、经典诗文诵读等课程,以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生动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志愿者们组织推普成果汇报演出,孩子们通过朗诵、故事表演展现学习成效,语言表达自信显著增强。

志愿服务团队深入马关县大栗树乡腊科村,借当地民歌节活动契机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既当“宣传员”,结合民俗场景向村民讲解普通话在旅游接待、农产品销售中的实用价值;又做“引路人”,现场演示手机直播卖货技巧,引导村民用普通话连接互联网市场,让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地方美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同时,志愿者们还记录传统民歌与民俗影像,为乡村文旅资源数字化留存贡献力量。

志愿服务团队走进马关县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以文艺演出为载体开展推普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编排相声、绘本演绎、合唱等节目,穿插普通话教学互动环节,让老人们在欢笑中感受语言魅力。社区儿童与志愿者共同表演的诗歌朗诵,更让普通话学习成为连接代际的纽带。



志愿服务团队到马关县融媒体中心开展座谈交流,以“语言赋能”深化推普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向融媒体中心分享自己拍摄制作的以马关县自然风光、乡村景象和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视频和照片作品,生动地展现了马关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双方还就如何利用语言赋能宣传创新、更好地推广普通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通过语言赋能,可以更好地讲述马关故事,传播马关声音,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志愿服务团队走进马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服饰产业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向传承人及在园内研学的儿童讲解普通话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向传承人展示直播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将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蕴含的历史文化故事以及民族服饰之美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展示和讲解,以此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学习非遗文化。



传媒学院此次在马关县开展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以语言能力提升为核心,覆盖儿童、青壮年、老年群体,串联民俗节庆、非遗传承、媒体传播等场景,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场、文化活动4次、座谈交流1场,形成影像素材超50小时。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推普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自身成长积累了宝贵经验,将普通话推广普及与乡村文化振兴深度融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