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之际,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科学梦想·编程启程”青少年科学教育科普实践团将专业课堂延伸至社会一线,在昆明、玉溪、昭通等地开展系列活动,将AI科普、编程教育与国家战略、社会民生紧密结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以“科技之翼”赋能乡村振兴,用智慧科普筑牢安全防线
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昭通市镇雄县的南苑易地搬迁社区,专项团队“智行云岭·语慧同行”志愿实践团正以科技为笔,描绘着一幅融合发展的新画卷。专项团队“智行云岭·筑安先锋”志愿队则致力于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与青少年编程教育深度融合。团队将语言学习融入数字创造之中,开发了“气象大冒险”Scratch主题编程科普营等趣味课程。传统的绕口令、经典诵读等趣味活动与前沿的AI语音测评技术相结合,为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营造了生动有趣的氛围。此外,团队还指导孩子们使用Scratch图形化编程,创作出需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自我介绍的“我的动画名片”,将语言推广与数字技能提升深度结合,为社区的文化建设与长远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团队根据服务地的实际风险进行定制化教学,力求将科普落到实处。在山体滑坡等次生气象灾害频发的昭通市镇雄县,团队侧重于利用模型道具,直观演示地质灾害与气象的关联。在玉溪、昆明呈贡等地的社区和学校,团队则结合当地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普讲座与应急安全演练。团队致力于引导青少年在亲手搭建防灾模型的过程中内化科学知识,培养能够“用智慧守护明天”的未来公民。
在志愿服务中汲取奋进力量
专项团队“智行云岭·护航飞梦”志愿团全程服务于2025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云南省选拔赛。在为600余名参赛选手提供保障的同时,团队成员也作为“观察者”和“学习者”,近距离感受着无人机智能操控、编程任务等前沿技术的魅力,深刻体悟到科技强国战略在青少年心中激荡出的蓬勃生机。

这段宝贵的志愿经历转化为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和鲜活的“教学素材”。团队将赛场上选手们展现出的卓越动手能力、扎实技术功底和奋力拼搏的故事带回社区课堂,搭建起一座从省级赛场通往社区科普的桥梁。不仅激发了当地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向往,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可触可感的“科技筑梦”的种子。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共计127名志愿者深入云南多地,通过编程教学、科普宣讲、社区服务和大型活动志愿保障等多种形式,累计直接服务青少年74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成果。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引导了青年学子走出校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云岭大地的真实需求之上,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也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奉献青年力量。